免费咨询热线
029-81708531一套水处理工艺,到二沉池已是收尾阶段了,出水水质及回流污泥的浓度,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二沉池的工作性能,而二沉池的设计及运行的控制条件均影响其工作性能。 01二沉池设计计算需要注意的9个问题 一般来说,沉淀池内出现厌氧现象,是导致沉淀池工作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旦在沉淀池内发生厌氧状态,球衣属等丝状菌就会大量增殖,破坏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质。同时还会产生厌氧发酵,产生氮气,降低活性污泥比重,破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 因此,在沉淀池的设计中,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厌氧状态的发生。为了避免沉淀池形成厌氧状态,,在其设计阶段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在实际监测中发现,很多种废水如化工废水、味精废水、海产品加工废水等Cl-含量都很高,其COD测定需要对Cl-进行屏蔽后进行测定。下面小编就从Cl-影响方式和Cl-干扰消除方法两方面来讲讲。
一般RO反渗透膜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膜表面受到污染,例如:表面结垢、堵塞膜孔或者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其中物理变化是由于压实效应引起反渗透膜透水率下降。化学变化主要是由于PH值的波动引起的,例如醋酸纤维素膜水解、游离氯也会使方向聚酰胺膜性能下降。而反渗透膜孔堵塞主要是由于膜表面积沉积和微生物滋长引起的。其中微生物不仅会堵塞膜孔,而且会对醋酸纤维素有侵蚀损害的作用。
中水处理设备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的压力。中水回用主要是已用过的水质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达到某种使用标准,例如废水经过处理可以应用到生活清洗用水、道路的冲洗、小区的绿化、工业设备的清洗等等。使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之所以提倡中水回用方式,是因为我们正在面临着水资源污染和匮乏严重的双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那么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中水回用系统的开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技进行的表现。
管网问题是黑臭水体频发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6年我国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就已经超过了污水排放量,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更是由2016年的93.44%增加到97.9%。 可以说,总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污水排放总量的矛盾已经得到缓解,污水末端处理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是,管网问题依旧是短板中的短板。 正所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城市污水治理的主要方向已经转变为解决管网问题与水环境治理现状之间的矛盾。
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易生化性差,是很多企业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头疼的难题。 化工产业大量的废水排放,导致化工园区周边河流水质污染严重,而化工废水主要来自: (1)化工原材料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2)车间地面冲洗废水。 (3)设备清洗废水及污染物处理产生的废水。 (4)冷却排放水等。
技术选择原则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的选择应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原则。 1 适用性 地域特征及水体的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黑臭水体治理的难度和工程量,需要根据水体黑臭程度、污染原因和整治阶段目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的技术方法及组合。
笔者运营过CN比小于3的高氨氮污水,因脱氮工艺要求CN比在4~6,所以需要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当时投加的碳源是甲醇,因为某些原因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很多,出水COD,氨氮飙升,系统崩溃。 分析: 大量碳源进入A池,反硝化利用不了,进入曝气池,因为底物充足,异养菌有氧代谢,大量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因为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代谢能力差,氧气被争夺,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硝化反应受限制,氨氮升高。
酸碱度pH在污水处理中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条件,是细菌正常代谢的环境条件之一,而碱度主要应用在脱氮工艺中,一般要求脱氮之后要保证80ppm以上的碱度,以满足硝化的消耗!
本文以生活污水作为研究蓝本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总结一下COD、氨氮、TN等常规出水指标不达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有机物超标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功效是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设计与运行良好的活性污泥工艺,出水BOD5和SS均可小于20mg/L。
在我国,高盐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浓缩盐水 处理海水淡化产生的高盐废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废物回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二是直接将高盐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河流,湖泊或海洋。 但由于大多数沿海地区缺乏技术和经济成本,所以生产上一般选择第二种处理方式。
MBR工艺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工艺之一,是目前很多污水厂提标改造的首选工艺。 但是,MBR膜组件在长期高污泥、高有机负荷的环境中运行,极易因腐殖酸、无机矿物质、厌氧污泥等污染物侵蚀膜表面而发生膜污染,导致系统出水量下降20%~40%,严重的还会影响设备使用甚至缩短膜组件使用寿命。